专注、坚持

Perspective

1970.01.01 by kingcos

Thinking with Perspectives 💡


2020

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年代。但最近「打脸」的事情太多了,我想谈谈「打脸」。随着信息化的加深,个人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。但很遗憾,信息量的递增对于信息的筛选和甄别造成了更大的压力。我们并非「上帝」,无法真正在这个世界上开启上帝视角。因此无论我们多么谨小慎微,发表个人言论时都会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色彩以及偏向,这个偏向受制于我们获取的信息。而如果后续事情的走向与之前有些偏差或者相悖,那么就成了所谓的「打脸」。「扣帽子」总是简单的,但能够去深层次思考是否真的有偏差以及是什么造成了「打脸」的结果却寥寥,或者说大部分人是看热闹的。

当然,每次看到这些「乌合之众」所「不加思考」的「扣帽子」言语,我也是理解的。一是思考是一个耗费精力需要聚合的过程,而人们更愿意去做能够更快收到反馈的事情;二是具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是少数的,这一点我个人也不觉得自己完全具有这样的能力。有些时候还是觉得现在的社会有些浮躁,能够真正静下心讨论事情、交换想法的人太少。

  • 2020.04.04

2019

能力是是否能够胜任的基本,而其它方面则决定了是否卓越。这似乎和当年评选 NS 时我所采取的策略一致。从 85 分提升到 90 分,也许远不如 55 分提升到 60 分效果明显。

  • 2019.09.22

Data Driven

  1. 当你作为一名员工,如果所做的事情难以从数据层面反映你的作用,那么你会怎么办呢?
  2. 反之,为一名领导,你如何判定那些难以以数据衡量作用的下属的绩效呢?

这是我最近(述职晋升季)思考并尝试提问身边同事的两个问题。

  • 2019.08.06

Apple, Steve Jobs, Johnathan Ive

其实不必避讳,我个人对于 Apple 是充满喜爱的,而最近 Johnathan Ive 也离开 Apple 了,至于用「也」,这是因为上一个走的是 Steve Jobs。相比乔布斯,乔纳森更加居于幕后。最近我也把乔布斯发布 iPhone 的发布会翻出来看了下,以及与比尔盖茨的采访视频、2010 年去世前一年的采访视频。我很有感触,其实才发现 iPhone 第一代就奠定了这么年的基础,11 年过去了,iPhone 的核心功能与交互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,即使说上 iOS 7 扁平化的设计。而其实究其本质的创新是在 Apple Watch 和 AirPods 上,当然我们也无从得知乔布斯对于这两个产品是否真正有所规划。

  • 2019.07.11

「本来就是为了给你们用的」

今天在公司卫生间冲牙时,看到正在保洁的叔叔,猛然想起之前某次在卫生间,听到一位同事与保洁叔叔的对话。当时保洁叔叔正在进行保洁,所以那位同事就问:「这里能用吗?」,保洁叔叔回答道「当然可以,我们保洁本来就是为了给你们用的」。

之所以感到警醒是因为,有时我们忘记了真正服务的对象,或者说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忘记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。

  • 2019.06.28

「面向实现编程」

昨天在和同事沟通一个问题时,他提出了「个人觉得内测调试功能应该通过「面向实现编程」来落地」的说法,这里先简单说一下上下文。我们需要在调试阶段,使用一个 Debug 库提供的功能,因此该部分代码最终并不会上线。我所采取的做法是,首先引入了该库,并使用其对外暴露的 API 进行调用。

引入并调用是大多数库所使用的基本逻辑,而他所说的「面向实现编程」意思是针对调试阶段的库,与具体业务没有关系,那么就不推荐直接引入并调用 API,而通过运行时(Runtime)等其他非耦合方式会更加适合。松耦合的方式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,但是因为该部分生而为调试,并不会干扰线上代码,影响产品质量;而这样做降低了调试库与业务等组件之间的耦合度,使得调试库本身更加灵活。对于这些调试库,也要「在设计的时候就得沿着松耦合的使用方式来做才对(比如基于数据交互的,比如基于应用内请求的,比如基于 Runtime 的)」,而「依赖 API 来做是比较紧的耦合」。

对于不同的库,由于其最终面向的用户不同而应当采用不同的设计思路,当作为基础能力的库,应当暴露完整的 API,隐藏内部细节,供外界正常使用;而对于调试的库,由于面对的其实是开发者,那么应当不与其他模块耦合,或许才更加合理。

  • 2019.04.25

Thought - 20190120

在基础建设还不完善的时候,需要很多的搬砖劳工来献身建设;当建设到一定规模后,觉得以前的建筑不满足现在的需要,就可能推到重建。

所以越来越认识到,Programmer 其实基本上是金字塔最底层的,大部分任务是需要将 PRD 实现即可,而不需要也关心不到业务本身。只会去抱怨又改需求,而不知道为什么要改需求。然而技术只是手段,其门槛会越来越低,人会越来越多,泡沫也会变大。所以未来一定有新的工业革命来解放这些人的生产力了。不过,仔细想一想,解放生产力对谁来说是好事?

所以想想 996,周末加班的「现代互联网」企业和以前黑心的包工头有什么区别呢?他们不怕没有人来,所以即使你没有去,也有人去。所以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也在一步步沦丧。

突然发现很多事情可以类比,我们在写代码的时候,在重复使用一个相同或相似输入输出的代码段时,久而久之,我们就会去把这段代码封装成函数,为了满足更多的需要,就会对其进行一定的抽象,之后我们就可以只调用这个函数,而不需要冗长又针对特定业务的代码段。其实生活、历史中的有些事情也是同理的。

  • 2019.01.20

2018

Thought - 100 個基本

今天偶然间走进了一家书店,在畅销书中摆着几本《100 个基本》,便随手翻看了起来。对其中的内容倒不是非常印象深刻,而是挺喜欢这种形式:书中一页简单写着一句基本信条,而另一页简单地阐述了对其的思考。

正如松浦弥太郎这些基本,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树立自己的信条,不断遵守,不断修正,不断美好。

  • 001. 每天早上,备一份早餐,开始一天;每天晚上,读几页书,结束一天。

生活中不是所有事情,都必须要有意义。正如吃了饭总会饿,读了书总会忘,人活着总会死。所以,面对生活也说一句「いただきます(我要开动啦)」吧~

  • 002. 提前一点,而不是推迟一点。

熬夜、晚起,有时候其实并不是「生物钟」,而是习惯了推迟、拖延。不要等待,不要犹豫,任何事情都提前一点,做好准备吧,该来的总会来,不如迎头赶上呢~

  • 2018.08.05

Thought - 人生の目覚める

为什么突然用日语当标题了呢?是因为我突然想起「觉醒」这个词,感觉其日语似曾相识。

有时候我总能想起一些人生的觉悟,但迫于没有记录,时常总是后知后觉。所以从现在起,我就尽量将其记录于此,提醒自己。

  • 180727

    • 切莫交浅言深
    • 物质是必需的,但不是首要因素;世俗是不可避免的,但不要忘记初心
  • 180728

    • 有些东西确实很有搞头,能够获得一时的成就感,但其实对整个过程并没有太大的帮助。如果有时间,自然可以「折腾」,但时间很紧迫的时候,一定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专注的地方;
    • 专注可贵,坚持亦可贵;
  • 180729

    • 外在是极度不可控的,因此要靠内在去改变,但也要感知到外在
  • 180730

    • 拼多多上市之后,有些人公布了很多数据,大致是国内只要努力到 XX 程度,就能超越 YY % 的人。无论这些数据是否真实,但确实很多时候,环境蒙蔽了我们的双眼。即使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已经非常迅速了,但同步的「速度」却远远落后,似乎就像一种「延迟」。常常发现很多模式都是从大城市试验成功之后,再被搬到了小城市;
    • 有时候超越并不难,多迈出一步,就能超越很多人。所以每当走不下去的时候,想想吧,如果自己是迈出步伐的人,就领先了;
    •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纠结买贵的还是便宜的产品上,不如直接买下贵的产品,再让其物超所值,发挥其作用
    •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后悔上,因为过去已经无法改变,为什么不把时间努力在让未来少后悔上呢
  • 180906

    • 其实能观察到很多小型创业的店面,在只有一家店的时候,经营非常不错。而当其扩张之时,开了分店,却走了下坡路。太过于理性的事物做多了,有时就会忽略感性。管理并非简单地指挥,而是确实有学问在其中。
    • 在小型团体内部的管理中,威信的树立非常重要。能够以能力服人其实是最简单的,而各种日常事务的安排,与团队每个人之间的沟通却更为重要。切忌朝令夕改,或是因为个人原因忽视团队中的人员。

Thought - 胡言乱语

iOS 开发没人要了?

「iOS 开发没人要了」,这句话,以及相应的表情包已经在很多 iOS 开发的社群、媒体上传开了。大家总是拿这个当作调侃,那么 iOS 开发的行情到底如何?iOS 开发的未来将如何发展?却似乎比较少提及讨论。

如果单独看 iOS 开发,那么这就和 Apple 公司及其产品息息相关。毫无疑问,iPhone 和 iPad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进程中高飞猛涨。虽然销量偶有起伏,但 Apple 的利润却连年增长。纵使国内媒体如何渲染 Apple 没有创新,国内手机厂商如何发布会吊打 iPhone,Apple 的领导地位仍不容置疑,所以,Apple 暂时不会完。Apple 不会完,那 iOS 开发呢?

众所周知,Apple 在 2014 年正式公布了新的开发语言,Swift。经过前两年的大修大改,进入了现在精雕细琢的阶段。iOS 开发者除了要会以前的 Obj-C 来兼容就代码,又要积极自学 Swift,以防未来掉队。Swift 成熟了吗?至今还没有,加上和 C/C++ 的兼容性远不如 Obj-C,很多老旧项目无法很快得切入 Swift。欣慰的是很多厂商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过渡。即混编状态,我司也不例外。

迫于 Swift 只利于开发 Apple 下各种设备的平台,很多大厂就在尝试 React Native 等跨平台技术。

  • 2018.07.15

Thought - 胡言乱语

培训机构是原罪?

每隔一段时间,培训机构都要被放在 V2EX 上「讨伐」一次。我虽然没有参加过真正的培训机构,但也不否认曾经看过「黑马」、「传智播客」等课程,也在网上学习过各种 Mooc 和公开课,身边的同学也有参加过培训机构的。所以我也时常会回复这些「讨伐」的帖子,当然,论坛是交流,写在这里,则是一种记录。

首先,我想明确对培训机构的态度。培训机构从出现,到「百家争鸣」,它的存在一定是有市场理由的。如果毕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找得到工作,那么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就不那么大了。培训机构和现在很多的知识付费有一定的区别,培训机构的目的性非常强,目的是为了找工作。而知识付费大多是为了已经进入职场的人或者学生,补充知识和技能的方式。所以动辄上万,持续四五个月的培训机构仍能招揽一批接一批的学生。所以对于其目的,我认为培训机构存在的合理性,没有质疑。从我身边的例子也能看出来,培训机构确实为不少没有背景,没有一技之长,甚至还没有找到人生方向的同学们,解决了第一份工作的问题。所以我个人对培训机构的整体态度是肯定的。

当然,有很多人提到培训机构就嗤之以鼻。尤其可能是一些稍大厂的 HR,或者有些发自内心热爱开发的工程师,他们看到简历中有类似培训的经历,就会一票否决。那么,培训机构真的就那么不行吗?

据我了解,很多本科为二三本,甚至一本的同学,不考虑升学、考公,但又在大学玩了四年,临近毕业看了培训机构的「高薪」广告宣传,便报名了各种培训机构,集中学习四个月,再步入工作岗位。

如果是计算机科学或软件工程相关专业,国内刚本科毕业的大学生,就我所了解到,其实能力并不一定比培训机构集中式所教育的学生高。首先,因为培训机构的目的性非常强,目的即是找到工作,而大学生压力不大,有时是出于自己兴趣,有时是出于完成作业。其次,培训机构相对比较「系统」和「专一」。大学中的计算机科学或软件工程专业课,很多是偏基础和理论的,而培训机构为的是工作,因此其培训的内容大多是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内容。理论知识,算法等,培训机构会专门把这些内容作为应对面试的内容教授给学生。这些内容重要还是具体实践重要呢?其实都很重要,只是出于目的,侧重不太一样罢了。最后,培训是一个短期的持续过程,比放寒暑假的大学生活紧凑的多,培训又是从早上到晚,一周多达六天。任何大学都不可能做到这样的排课率。那按理说似乎培训又占据了优势?其实上面的条件都是外在的,忽视了人的内在兴趣。人都是趋利避害的,真正有兴趣的事情才能得以坚持。即使是为了「高薪」委屈求全上了培训,但如果从内心就是抵触计算机,那他绝对不会在程序开发的这条路上走得太远。

曾经有个要考研的女同学问我,计算机就业哪个方向不需要敲代码呢?我说不可能完全不接触到代码。即使有岗位可以不依赖程序开发,那么会代码也是一个加分项。问问很多程序员就可以了,他们是多么得希望产品经理能了解一点程序开发。

  • 2018.07.06

Thought - 胡言乱语

环境 or 格局

自从读大学以来,我一直能够深刻感受到环境的重要性。当一个人内心拥有改变自我的决心时,往往会忽略环境,可能会认为尽最大努力就能突破个人极限,达到自己的目标。但正如「温水煮青蛙」,有些时候不能太看中个人努力,而要尽可能突破身处的环境,看到更大的世界,这可能就是「格局」。移动互联网给了我们机会,信息的传递已经接近了光速,但信息的产生却仍然依赖其本身的规律,突破了时间却无法突破地域。

我在本科的时候,所体会到的环境,可以说只是一种学习环境。当时的我认为,学校的班级、社团无法提供一个积极、先进的环境时,便开始自学。虽然我学的资料大部分是国内较好学校的公开课,抑或国外名校开的 Mooc,但我的眼光仍然局限在我的专业所在。所以相较于其他同学来说,可能只是在知识的掌握度上会更好一些,但其实我们所学的东西,本质上仍然是一样的。当我在大三暑假,去了上海,待了三个月之后有幸参加复旦的一场比赛时,才真切地感受到另外一种环境。当我们还在写网站、搞 App 时,相对前沿的大学已经开始 Machine Learning、AI、Block Chain、AR/VR… 我不去评判这些具体的技术是否是噱头,真正能活跃多久,以及是否就优越于做普通的工程开发。但我已经深刻体会到这种环境对个人格局产生的巨大差异化。所以在后来多次参加类似比赛时,每次也都能感受到类似的问题。

今天看了一小段马云的视频,当然我个人不是他的粉。但看到的这段说的也确实有一些道理:当你考试能达到 90 分的时候,已经很优秀了,那么就不应该再去局限在这个离满分只有 10 分的科目了,而应该把时间用在其他能够更大限度提升的科目中。

所以,能够跳出自身局限,看到未来的格局,也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拥有。但若你想有所作为,想要「颠覆」,那么这点格局观可能还是要有一些。

巨头 and 创业

随着很多行业发展趋于停滞甚至倒退,而信息技术却仍然有澎湃的发展速度。火到各大高校竞相开设人工智能学院的 AI,到炒币割韭菜的区块链,从各大直播,到抖音、快手的短视频,再到即将到来的 5G,信息技术似乎仍然以高速向前发展。而我们就身处这个行业,见证着发展,也算是幸运的。但在国内,各种巨头化,也非常明显。这些巨头掌握了大量的流量、人才、资金,似乎就是一种强者更强,弱者更弱的循环。当然,蛋糕也不可能完全被巨头瓜分,创业者们也有不少机会,但国内的创业环境还是比较艰难且浮躁的。上有巨头,下有不按套路出牌,就想捞一票就走人的搅局者。

从今天的角度回看乔布斯当年谈及营销时所说的,当产品做到一定程度时,可能就很难再去优化。而这个时候广告等业务可能就会因为 KPI 出众而被重用,慢慢就偏离了打造好的产品的初衷,而技术就变得不再受重视,公司就不再乐意去投资未来。

虽然现在国内整体的创业环境真的很浮躁,房价也让人人心惶惶(房产大于实业)。但一款好产品,确实需要时间来打磨。但好产品就真的能「畅销」吗?这可能还需要一些运气或者机遇。所以,真正怀揣着「Change the world」心态的创业者还是需要一些理想主义。

创业维艰。

作于 2018 年 6 月 25 日凌晨,北京。

  • 2018.06.25